行業動態

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雙碳科普系列 10|實現碳中和的重大意義

發布時間:2022-01-07  來源:深圳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3060雙碳目標

  全球氣候變化正在對人類社會構成巨大的威脅。2020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315億噸,并且仍在不斷增長。

  二氧化碳排放過量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會帶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高溫熱浪、生態環境破壞等一系列問題,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都會受到不可逆轉的影響。

全球邁進碳中和是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必經之路,也是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實現“雙碳”目標,將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跨國跨界、全球協作的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未來三十到四十年間,人類社會必須解決過去兩百多年發展所造成的難題,給自己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減負降溫。這是全球開啟的一場空前廣泛深刻的生產方式自我革命。

在巴黎協定簽署5周年之際,中國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力爭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目標。

  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于科學論證的國家戰略。

既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又要保持經濟的穩步增長。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挑戰——在強烈的大國責任與擔當的驅動下,我國政府認識到實現碳中和是一項義不容辭的重任。

對我國是挑戰

  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轉型不力將會導致能源系統和技術的落后; 但,它將催生新的產業、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投資,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的可持續發展。

  現在,我們正處在能源產業和時代發展的拐點上,尤其是在碳中和的目標之下,未來的能源生產、儲備和消費將會發生重要的變化。

今天我們開始第三章節的科普。第10期:實現碳中和的意義。

10 實現碳中和的意義

1 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

  為了推動我國低碳綠色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中國將提高自主貢獻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與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正式向世界遞交了我國減排的時間表。

碳達峰

  是指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后不再增長,并逐漸下降的過程。

碳中和

  是指在特定時間內,每一個對象(可以是全球、國家、企業甚至某個產品等)未來“排放的碳”與“吸收的碳”相等。

  為什么要同時確立雙碳目標呢?

  為什么達到“碳中和”之前,先要實現“碳達峰”呢?

那是因為我們只有實現了碳達峰的目標才能夠進行碳中和的行動。

  前者實現時間越早,越有利于后者進程的推進。留給碳中和的過渡時間越長,減排工作的壓力就越小,對經濟的影響也越平緩。

  但是,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各行各業任務艱巨,需要國家、社會、個人克服重重困難,為環境保護付出巨大的努力。

2 實現碳中和的重大意義

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綠色革命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 涉及理念轉型、經濟轉型、產業轉型、生活方式轉型等諸多方面,本質是推動經濟 社會全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01 實現資源循環節約,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我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已探明儲量分別為1400億、36億噸和8.4萬立方米,分別占全球的13.2%、1.5%和4.2%

  我國是資源大國,資源總量排名世界第三,但人均資源十分有限,僅排名全球第53位。截至2018年年底,。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占有面積、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5%。

但卻消耗了全球1/4的能源(50%的煤炭)、49%的鋼鐵、56%的水泥,53%的銅、56%的鋁

  2019年,我國能源強度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 為發達國家的2~3倍;GDP約占世界總量的16%,

推動生產消費從低效、粗放、污染、高碳的方式轉向高效、智能、清潔、低碳的方式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強化資源環境等約束性指標管理,以減排為抓手,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協調發展。

保障能源安全供應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國家經社會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進口國,面臨油氣供給受制于人的突出問題

  。2019年,原油、天然氣進口量分別為5億噸、133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5%、6.9%,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72%、43%。

  如果延續當前的能源發展模式,預計205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需求量將分別超過8億噸、7000億立方米,新增油氣需求將主要靠進口滿足,石油、天然氣進口量分別超年過6億噸、450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超過75%、65%,能源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將倒逼能源系統低碳轉型

  實現碳中和目標,,有力推動以自主開發的清潔電能替代進口石油、天然氣,從根本上破解對進口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增強國家對能源供應體系和能源資源的宏觀調控力,切實提高我國能源供應安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經 濟、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保障。

02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清潔綠色可持續

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瓶頸,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污染重、風險高、損失大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應對氣候變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降碳是 生態環境治理的“牛鼻子”。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推動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文明制度體系。

將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文明健康的理念滲透到全社會各生產消費領域,提高全民生態意識,構建尊崇自然、清潔綠色的發展模式。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重化工業比重高,資源環境承載力難以支撐原有發展模式持續高速增長,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突出問題, 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我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PM2.5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遠超國家空氣質量標準

  2019年上半年,中15微克/立方米的一級空氣限值和世界衛生組織10微克/立方米的限值;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以降低碳排放為引領,加強大 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減少各類固態、氣態、液態污染 物排放,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引領應對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國際共同行動。2019年,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占全球的29%左右。

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參與全球治理和堅持多邊主義的重要領域,事關我國戰略全局和長遠發展。

  我國碳減排進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主動宣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帶動了日本、韓國等國家紛紛做出碳中和承諾,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為《巴黎協定》實施注入了強大的推動力,有力彰顯了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國擔當,樹立了綠色低碳發展旗幟。

03 加快現代化經濟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發展是當代中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充裕的資源作后盾和良好的環境作保證。土地、水、能源等資源供應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足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矛盾加劇,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頸。

  實現碳中和目標將基于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商業模式深刻變化,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開啟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引領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但第二產業、特別是高耗能產業長期占比過高,經濟增長過度依賴高耗能傳統產業。

  當前,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

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重點產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實現碳中和能夠促進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投向綠色低碳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低碳化改造,化解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過剩產能,加快產業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從粗放轉向集約,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

把握國際貿易主動權

基于碳排放權的博弈也在加劇

  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同時,。

碳關稅機制

  歐盟提出要從2023年開始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即,美國、日本等主要國家也在考慮引入碳關稅機制。

若按250元/噸征收碳稅,將增加含碳成本約1600億元;按600元/噸征收碳稅增加成本約3840億元。

  2015年,我國對外出口產品含碳約6億噸,其中對歐盟、美國、日本總計出口4億噸以上。

  實現碳中和將化危機為動力,通過積極主動推動經濟轉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清潔新發展格局,有效應對國際貿易新形勢。

04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搶占綠色低碳技術制高點

  全球范圍內,一場以清潔、高效、低碳為特點的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正在醞釀之中。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

  ,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不足,工業母機、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基礎元器件等的研究和生產瓶頸仍然存在。實現碳中和將引領技術、裝備、標準、市場、機制創新,推動新能源發電、特高壓輸電、規模化儲能、綠色氫能、燃料,電池、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關鍵共性、前沿引領性,技術的研發創新和應用推廣,突破碳中和發展中關鍵材料、儀器設備、核心工藝、工業控制裝置等領域的技術瓶頸,

頂部 微信
掃一掃關注我們
一二三四免费BD高清视频|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花蝴蝶日本大全免费观看7高清版|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日本不卡视频|久久精品久|波多野结衣电影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奶水区码|十九岁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小说|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8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成人动漫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欧美人与性动交XXⅩXX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五月天激情婷婷|妈妈的朋友中文字幕|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狠天天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欧美成人在线观看|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对白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欧美成人在线观看|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对白 亚洲福利视频|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7|三上悠亚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综合|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爽又黄 无码免费婬AV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丰满子伦无码专区|91人妻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国产精品亚洲无线码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精品毛片一级AV 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百度|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亚洲天堂av无码|国产美女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91福利|天天干夜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