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的是電子票,不僅能節省郵寄紙質票的費用,還可以獲得一次抽取電子紀念票的機會,以及一次門票轉送服務或訂單轉售服務。”最近搶到杭州亞運會足球比賽門票的沈女士說。在杭州亞運會門票銷售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電子票。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在助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
為落實杭州亞運會綠色辦賽理念,杭州亞組委于2022年4月提出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的目標。杭州亞組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亞運會碳中和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深入實施亞運會綠色行動、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量;對一些不能減少的碳排放,通過單位和個人捐贈碳配額、碳信用、碳普惠等方式進行碳抵消,最終實現碳中和。
對杭州亞運會這樣一場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來說,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并不容易。據了解,亞運會碳排放核算范圍包括場館建設和改造、場館賽期運行、組委會辦公,以及觀眾、運動員等群體交通、住宿、餐飲排放的溫室氣體,共有13個類別。為保障碳中和工作的科學規范和社會公信力,杭州亞組委委托第三方單位對碳排放量進行核算,并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獨立機構開展評價。
實現亞運會碳中和的重點是“減碳”。杭州亞組委開展了綠色場館建設、綠色能源供應、綠色交通升級等8個專項,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以亞運場館為例,布局規劃時,優先使用既有場館和體育設施資源,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56個競賽場館中,新建場館僅12個;設計施工中,編制綠色健康建筑設計導則,優先采用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場館運營管理中,通過使用綠色電力、新能源車、新能源機械等方式,減少碳排放量。
那么,對于不能減少的碳排放,杭州亞運會如何進行碳抵消?當前,各地各單位積極參與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碳抵消捐贈,截至目前共有45家單位參與,合計捐贈106.8萬噸,類型包含碳配額、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碳普惠和國際認證的碳信用。
浙江虎哥環境有限公司捐贈的垃圾分類項目減排量就是其中的一種碳普惠。公司通過APP或小程序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學換算成相應的碳減排量,經過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核證機構核證、省級相關部門論證、省碳普惠減排量登記系統備案后,相關減排量就可以用于活動(會議)碳抵消。
碳普惠項目開發,不僅豐富了亞運會碳抵消類型,也推動了減污降碳協同、公眾參與和生態價值轉化。這些都得益于省級相關部門出臺的《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動(會議)碳中和的碳普惠減排量管理辦法(試行)》和上線的碳普惠減排量登記備案系統。相關辦法和系統,也將成為亞運會碳中和工作的制度性成果。
此外,公眾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碳抵消。比如在支付寶搜索“亞運碳中和”,進入“人人1千克、助力亞運碳中和”活動界面,點擊“馬上助力”參與亞運碳中和,目前該項目已有1億多人次參與。